律师警告称,越来越多孩子“欺负”他们的父母签署抵押贷款合同,或者年迈的父母只是在帮助他们获得现金和投资账户。
不断飙升的房价、贷款机构要求更高的首付以及更严格的条款,“父母银行”(父母借钱给孩子买房)应运而生,在过去12个月里,父母的贡献额增加了25%,达到约200亿元。
但是,父母这笔资金也引发激烈的家庭纷争和复杂的法律纠纷,父母与孩子斗,孩子起诉父母和兄弟姐妹,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则要经历旷日持久及代价高昂的诉讼战。
根据咨询公司Digital Finance Analytics的分析,父母银行现在是第10大银行,比ME Bank、AMP Bank和全球银行业巨头花旗集团和汇丰银行本地分行都要更大。
与此相比,在金融机构中,只付息贷款的总体增长幅度为2%,而还本付息贷款则增长8%。
霍利特说,许多孩子认为这是他们的“权利”,即拿到一份零商业利率和无条件的贷款,或者是通过“提早继承”来获取他们父母的资产。
“这可能包括在贷款文件上获得母亲或父亲的签名,且不让他们获得独立的法律建议。”
而这些行为引发的家庭纠纷导致越来越多人对簿公堂,时间冗长,代价高昂,法庭必须做出关于借款人和贷款人权利与责任的决定,这些诉讼案导致家庭破裂,资产被稀释。
最近的一起案例,布鲁贾(Lalanah Brujah)起诉她的儿子沃尔夫(Taras Wolf),她在2001年借给他钱,让他在距CBD 3公里远的墨尔本郊区Collingwood买了一套房。
沃尔夫是Wolf Architects Australia的一名建筑师和老板,60多岁的母亲借给他一共50万元,她起诉儿子并追讨28.9万元未偿还的余额。
父母被起诉
但如果贷款过程变糟,孩子也会起诉他们的父母。最近,西澳最高法院做出裁决,一名父亲违反借款条件(未能支付抵押贷款),被令向他女儿支付25万元。
由于最初的交易没有进行适当的记录导致麻烦不断,法院必须核查谁做了什么,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向谁支付了什么。
“在签署任何贷款或担保文件之前,所有各方都应该接受独立的法律建议,这样他们才会知道自己的法律义务和权利,”霍利特说。
“这也提供了一些安全保障,以防父母缺乏能力并被孩子利用,他们并非真正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
“当然,反过来也是如此–即使在收到建议不给孩子签署贷款文件的情况下,一些家长还是会签,因为他们相信道德上他们有义务这么做。”
银行业皇家委员会透露,如果不能确保借款人完全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银行可能也会受到指责,因为如果孩子无法偿还贷款,他们可能会失去自己的房子。独立财务顾问ProSolution的首席执行长威米斯(Stuart Wemyss)表示,担保本身并不是件坏事,缺乏独立建议以及一些糟糕的过程才会导致问题发生。
“父母必须了解他们的风险,并确保他们的孩子谨慎行事。这意味着要充分准备好可能的收入变化,更高的利率等等,生活中很少发生的事情是无法预料的。”
与此同时,一些父母会把首付当作礼物赠给他们的孩子。
威米斯说,只要父母已经为他们的退休提供了保障,这是可以的。但是父母必须考虑分手/离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女婿/儿媳也可以享有这份礼物,在这种情况下,贷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