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7万人死于溺水,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溺水而失去生命。就在不久前,维州一天出现三起海滩溺亡事故,紧急服务部门警告市民前往偏远的海边时注意安全。

1月14日,警方证实了日前在维州旅游和冲浪胜地莫宁顿半岛(Mornington Peninsula)溺亡者的身份。该女子45岁,名叫艾达·哈米德(Aida Hamed),是澳大利亚邮政局的一名员工。
莫宁顿半岛警方表示,在周三收到有四人在Bushrangers Bay被冲入大海的报案后,于下午3点30分左右派出紧急直升机前往海滩。
警方称,数人被“突如其来的”浪给卷走,最终三人获救,一人身亡。而就在同一个下午,另有两人分别在另两个海滩溺亡。
一名20多岁的女子在Gippsland的Venus Bay试图营救一位在水里挣扎的青少年时不幸身亡。该名青少年最后平安无事。
另一名80多岁男子在莫宁顿半岛的Rye附近,被水冲走后失去意识,随后死亡。警方仍在调查其死因。
紧急服务部门称,自去年7月以来维州已发生38起溺水事件,其中12名溺亡者是14岁以下的儿童。
而在上一财年(2019-2020),一共才有34起溺水事件。“数据显示,许多溺亡者都是独自一人,如果你要下水,最好结伴而行,”紧急事务管理专员安德鲁·克里斯普(Andrew Crisp)说。
早在一月初,悉尼蓝山(Blue Mountain)发生一宗溺水悲剧。1名中国女留学生在峡谷漂流时不幸落水,1名休假的女警官勇敢下水搭救她,结果两人双双遇难。新州警察厅长艾略特昨天特地发布声明,表扬这位女警官的英雄行为。
1名24岁家住悉尼内西区奇斯威克(Chiswick)的中国女留学生在蓝山威尔森山(Mt Wilson)附近的沃兰甘比河(Wollangambe River)参加漂流团期间,从充气艇上落水并被卷进了旋涡里。
据目击者表示,同在一个旅行团的休假高级警长、39岁的福斯特(Kelly Foster)见到那名留学生身陷旋涡后,毫不犹豫地跳进水中想要进行营救,在场的其他人则往水里抛绳子,希望可以将两人拉起来,但未能成功,结果福斯特和留学生都被卷入了旋涡中。
总领馆再次提醒各位同胞,夏日在海边活动一定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在规定的水域内游泳,留意天气水流变化,避免发生类似情况。

为何今年溺水事故攀升?

维州州长丹尼尔·安德鲁斯说,这是维州“悲惨的一天”。他向遇难者家属表示哀悼并赞扬现场救援人员。
针对莫宁顿半岛的Bushrangers Bay救援行动,维州救生组织(Life Saving Victoria,LSV)总经理利亚姆·基尔奇(Liam Kirge)称,不少在海边遇险的人士本来都没打算下水,但却遇到了危险。“即使你不打算游泳,也不要低估海洋的力量,”他说。
由于新冠疫情,不少市民为了避免去人多的海滩,选择前往偏僻的海滩。
基尔奇敦促游泳者去有救生员巡逻的海滩,因为如果在偏僻的海滩遇险,救援人员很难及时抵达。他还建议,虽然浪不大的时候相对安全,但也要待在岸上,远离前往岸边岩石区域和附近的离岸流。基尔奇还表示,由于疫情的限制,大量市民无法进行游泳锻炼。“有500多万堂游泳课被停掉,人们的健康状况可能不如从前,”他说。

什么人容易溺水 如何注意水边安全?

去年,大部份溺水事故是意外滑倒而跌落水所导致的。但不论你是什么年龄层,每个人都可能在水边遇到风险。
据维多利亚政府水上活动安全信息,以下三组人群溺水风险最大。
如果你65岁以上群体之一,请注意︰
保持警觉
酒精和药物会影响你的游泳能力
避免意外落水
如果是0至4岁儿童,家长们需要注意:
只需20秒即可让一个幼童溺亡
溺水生还的幼童需要住院治疗,否则可能会留下终身残疾
无论在洗澡、在海滩或在游泳池边时,切记要限制儿童接近有水的地方
儿童在水边时,要密切监督并保持在儿童在伸手可及的距离范围内
如果你一名25岁至64岁男性,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与朋友在河边、在船上钓鱼或在游泳池里,请注意:
保持高度警惕
切勿参加危险行为
喝了酒或服用药物后不要进行水上活动

如何在离岸流中逃生?

在澳大利亚的海滩值得注意的是离岸流(rip current)。虽然它并不会把人拖下水,但是会造成落水者惊慌和筋疲力尽,往往成为最后溺亡的主要原因。
澳大利亚冲浪救生俱乐部(Surf Life Saving Australia)建议,为了避免离岸流以及保证游泳安全的最佳办法就是:去有救生员巡逻的海滩、并在红黄双色旗之间的区域游泳。
万一被卷入离岸流,应注意以下几点求生技能:
保持冷静
举手求助、大声呼喊引人注意
如果附近没人就顺水漂浮,因为有些洋流会把你带回海岸
或沿着与海滩平行的方向游动
或利用冲向海滩方向的海浪带你游回海岸
绝对不要与离岸流逆流而行

三种最简单的自救技能

1 浮游
两腿分来,双手上举,或头枕双手。努力使脚上浮,如果足尖无法外露,把双手尽量靠近耳侧,同时把双脚张开。吸气时尽量扩胸并收腹,呼气时则缩胸隆腹。
2 水母漂
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需要吸气时,双手向上抬至下额处向下、向外压划水,顺势抬头吐、吸气,随即低头闭气恢复漂浮姿势。
3 踩水
身体保持直立,头颈露出水面,两手做摇橹划水助浮,两腿在水中分别蹬踏划圆。
现场急救刻不容缓!越早开始有效的心肺复苏(CPR),则急救成功的机率越大。只有学会急救,掌握急救的技能,才好更好的为家人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壹本乐活”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和商业信息,所有权归属原作者。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