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澳洲旅游
 酒店预订
 特价门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论坛
 澳洲同城

新冠肺炎,让我们如何认识传染病?

新冠肺炎专题
来源:yeeyi.com
[全球新闻]     2020-02-08
编审专家:于晓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2019年12月8日,湖北省武汉市已经官方报道出现首例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当时称为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

编审专家:

于晓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2019年12月8日,湖北省武汉市已经官方报道出现首例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当时称为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

随着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同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下发《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但此时疫情似乎仍旧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随着确诊人数的不断攀升,疑似患者持续增加,2020年1月23日浙江、广东、湖南三省率先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武汉市也宣布将于23日上午10时开始执行“封城”措施;24日,湖北省正式启动公共卫生一级响应。

随后,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均启动公共卫生一级响应。

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本次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流行被确认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疫情的发展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新冠肺炎,让我们如何认识传染病?

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疫情结束后的十多年里,也曾有过甲流(甲型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传染病,但都没有形成如此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更没有这次来得迅猛,来得令人恐惧。传染病,这一熟悉而有陌生的名词,值得重新学习。

什么是传染病?l 传染病是具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等特点,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播散,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一种特殊类型感染病。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天花,以及2003年的SARS,2009年的甲流等。

l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n 甲类传染病传染性强、只有两种:鼠疫、霍乱。

n 乙类传染病是需要严格管控的传染病,与甲类相比病情相对较轻,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狂犬病、登革热、炭疽、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等。

n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等。

l 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本次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也在此列。

新冠肺炎,让我们如何认识传染病?

传染病的流行对社会和国家造成巨大影响l 历史上的传染病曾对人类造成很大的灾难。就最为凶险的甲类传染病来说,1817年至今,霍乱总计爆发了7次,仅仅是中国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1300万人,全球死亡人数保守估计为1.4亿人。鼠疫(也称黑死病)1348-1351年在欧洲大流行,3年时间共计死亡6200万人,占整个欧洲四分之一的人口。

l 但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传染病认识的不断加深,鼠疫在北美等地区几乎已经灭绝。

l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前,鼠疫、疟疾、血吸虫和黑热病等广泛流传。在1941年的陕甘宁边区已经开展针对鼠疫、霍乱的军民卫生运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手段,我国成功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也已经接近被消灭。

l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数据不断更新。截至2020年2月6日24时,全国累计报道确诊病例31161例,累计死亡病例636例,疑似病例26359例。与2003年的SARS疫情相比,截至非典疫情结束,我国累计报道病例5327人,死亡349例。

传染病都会出现流行吗?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传染病的流行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只有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传染病才有可能发生流行。

(一)传染源

l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或者动物。

l 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四种。

l 隐性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均属于患者,根据传染病特点的不同,其在疾病防控中有不同的作用。

l 动物间的传染病也会传染给人,例如狂犬病、鼠疫;或者动物身上携带的病原体也会传播给人,如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系将原本仅在动物身上携带的病毒带到人身上。

(二)传播途径

l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l 传播途径由外界环境中一种或多种因素组成,各种传染病有其各自的传播途径。

l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五种,分别是: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和血液、体液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l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

l 当易感人群在人群中占到一定比例,同时又具备了传染源和较容易的传播途径,就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

l 但多数传染病在患病以后,群体会获得免疫力,使整体感染率降低。

为什么会出现传染病的流行?实现传染病的流行,需要满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具有易感人群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有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传染病的流行要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l 自然因素可以直接影响病原体在外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例如血吸虫病多发生在水源较多的南方地区。

l 自然因素也可以降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而促进流行过程的发展,天气寒冷会减弱呼吸道的抵抗力,从而导致呼吸系统传染病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l 很多传染病的病原体都来源于野生动物,减少对疫源动物的食用和接触,也可以减少将自然界中的病毒带入人体。

l 从社会因素来说,文化水平、认知程度和经济状况,例如人们对于疾病防治的观念,国家实施的计划免疫计划都会防止和降低部分传染病流行的概率。

如何治疗传染病,防控传染病的关键是什么?l 防控传染病的关键是预防,也就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l 从传染病的传染源来看,在病毒开始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之前,首次患病者的很多病原体来自于自然界。根据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本次导致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

l 传染病的预防可以概括为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消毒)、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l 传染病防控的具体措施

?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管理密切接触者。

? 动物传染源的管理,禁止售卖和食用野生动物。

?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

? 做好个人防护。

? 疫源地消毒与处理,病原可能污染的区域称为疫源地。

? 检疫和公共场所管理。

? 加强健康教育、社会关爱和心理干预 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对于传染病的认识上,需要临床医生做到首先发现患者,同时结合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管理,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实现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大众而言,无论什么时候,面对任何传染病,都要做到不接触传染源;响应号召,积极切断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等,就能减轻恐慌心理,最大限度地避免自身感染。

面对这次疫情,通过大力地宣传、采取有效措施等路径多管齐下,截至2月5日,新增疑似病例连续下降。戴口罩、勤洗手、不到人群密集处、不吃野味是切实可行防控手段,可以通过这些实际可行的方法,实现对于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控制,打赢这场“疫战”。


参考文献

1.傅华.预防医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上海市疾控中心.脊髓灰质炎——世界上第二个有可能被消灭的疾病.生命与灾害, 2018(12).

3.李鲁.社会医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以上内容转载自百科名医

发表评论

0
0
使用微信“扫一扫”
打开网页后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0
 您已成功为本文点赞!
感谢您的参与
电梯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