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澳洲旅游
 酒店预订
 特价门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论坛
 澳洲同城

17岁,如何建立百万商业帝国,狠狠教育了老爹老妈们

现在,这个仍未成年的小家伙,吵着嚷着、让父母闹心的一个念头,竟然弄成真事儿,年营业额已50万澳币,约250万人民币,不但赢得了著名社交媒体Instagram创始人的青睐,电视里的英雄乔治卡隆,也与他一起共事了!

而这一切,都是他高中课余时间干的。他的生意,也不过是满大街的——甜麦圈。

一个上高三的毛孩子,一个巴掌大的麦圈,有限的课余时间,怎么会鼓捣出年收200多万人民币的生意?甚至海外也来申请加盟了?

不但他爹妈有点糊涂—曾经认为这个熊孩子,一会儿要投资,一会要开店,不好好学习、备战高考,说他还嘴硬——, 澳洲当地人也是又笑又赞;来澳洲的华商,更值得了解一下:

这孩子怎么做到的?

Today, the budding pastry mogul is running a half-a-million-dollar doughnut business, has won praise from billionaire Instagram founder Kevin Systrom, and is even working on a collaboration with one of the men he used to watch on TV.

我们华人这么多大爷大娘老板们,叔叔阿姨企业家们,还在为找澳洲生意机会发愁呢。

这熊孩子,名叫摩根(Morgan Hipworth), 从7岁就开始迷上做饭。因为MasterChef(厨艺大师)看多了,他宣布在爸妈的厨房开饭店了,甚至还起了名字:“摩根小馆”。爸妈问他为啥?他说他喜欢法式大餐。

在澳洲家喻户晓的MasterChef(厨艺大师)节目

爸妈开始认为:这孩子就是说说梦话。谁想到,小家伙说干就干,开始给小同学们,同学家长们,生日party们,做起了面点!

才7岁啊!

13岁那年,跟父母在咖啡馆吃过午饭,被支使去付账单;他就跟老板聊起来。没想到,这一聊,就聊出他人生第一份合同来!

老板说:咦,你这小先生,你好像知道一点烘焙啊。我们正在找新的供应商呢!

看来,他肯定不是知道一点儿,不然的话,那老板怎么会被一个小毛孩儿打动、起了念头找他供货呢?

When he was 13, he got chatting to a cafe owner while paying his bill for lunch, who offered him a contract. “She said, ‘You seem to know a bit about baking. We’re looking for a new cake supplier’,” he said.

还上初中的他,回家焙烘一些布朗尼等等,赶忙送到咖啡馆,忐忑着看人家反应。结果那老板阿姨一看作品,立刻拍板:就订你这孩子的面点!

从小就对面点很感兴趣的Morgan Hipworth

从此,咖啡馆每天向孩子订货。他明天早上,将烘焙的作品送货上门,然后再跑回学校上课!

紧接着,这个初中生家里的厨房,获得了市政厅登记许可,他还有了营业税号!一个儿时爱好,就这样开始变成生意!

其实,很多生意,之所以成功,就因为来自于爱好!

也要给市政厅点个赞!这样的服务,这样的既严格又宽松,才是创业好环境啊!

In 2014, a Valentine’s Day experiment with heart-shaped jam doughnuts was a massive success — and pretty soon that’s all his customers wanted. Before long he was producing up to 800 doughnuts every weekend.

2014年那个情人节,他制作的心形果酱甜麦圈,取得巨大成功。很快,这一设计成为所有顾客的追捧, 每个周末都会订出800个。“这成为一个转折点”,小摩根说,“墨尔本一下子有20多个咖啡厅来找我订货。他们就要甜麦圈,所以,我就把那些布朗尼都放弃,就专注于甜麦圈!”

专注!

Morgan Hipworth和他的甜麦圈

这时,他还只是一个10年级学生啊,相当于中国的高一!他就嚷着“要开自己的店!”。家里那厨房,已经搁不下他了。

爸妈这下犯愁了。

他老爸是一个建筑公司老板,妈妈开个儿童服装店。两人异口同声,说:没门儿(no way)!

你这熊孩子,让你卖卖甜麦圈,就当社会实践了;怎么还动起真格了?不耽误学习么?马上要高考了你知道不?

当然啦,他父母反对的上述理由,是笔者瞎编的。我们不知道他爸妈为啥反对,但知道最后跟孩子妥协了,达成了这样一份协议:

什么时候他攒够了5万5澳币,就准许他在墨尔本著名的时尚一条街:Chapel Street上,租一个店辅!

Chapel Street啊!一条与美国第5大道齐名的购物街,明星与人流共出没的地方。想想他爸妈也够狡猾的:孩子攒够了5万5, 至少够付一些房租了吧。创业之前,先想着止损。

Morgan Hipworth 在美国创智赢家(为创业者筹集启动资金)电视节目上阐述自己的创业梦想

2016年11月,他7岁时想好的餐厅名字:Bistro Morgan,终于在Chapel Street上开张了!这时他17岁!

这个店,每周卖出1万多个甜麦圈。到2017年,营业额50多万澳币!

In December 2016, opened in the same location as a permanent store, and now sells up to 10,000 doughnuts every week. Last year, the business turned over $500,000.

这时,他高三;已经是一个被认证合格的安全食品供应商,他一个人打理全部事务:各种原料、银行、发票、人力资源,同时还运营社交媒体。在Instagram上, 他的Bistro Morgan店,有62000个粉丝。

每一个周末,他都是凌晨5点到店儿,妈妈也跟他一起,同时还要照料自己的服装店。

谁再说“老外懒”,我跟他急啊。

On weekends, he arrives at5am, while his mum works in the store six days a week in between running her own business.

他就这么一直支使着老爸老妈。因为年龄太小,他一直没有“雇人”的概念。直到有一天,加上爸妈也忙不过来了,他才意识到:他是在运营生意,而不是运营爸妈。于是开始雇人了!

小小年纪,已经成了雇主,解决维州就业了。

“Up until recently it’s pretty much just been me and my parents helping out a bit,” he said, adding the staff didn’t mind his age once they realised he actually does run the business and not his parents.

摩根将他的成功,归于幼时的“激情”( passion)。“所有这一切,都是源于激情。我发现我热爱烘焙!”

因为激情,所以专注。当你专注于一个事情时,就会将这个事情做出花儿来,做点“单点极致”。

他痴迷于甜麦圈这么点事上,色香味形,几乎将生意变成了艺术。所以,才能在甜麦圈这一大众的不能再大众的老旧生意上,做出新彩来。

Morgan的甜甜圈外形独特吸人眼球

Morgan attributes his success to finding his at such an early age. “The main thing was just that passion, I found I loved cooking,” he said.

“13岁的那一次闲聊,当咖啡厅老板问道:你能带一些样品来吗?我才如梦初醒:我以前一直以为面点都是咖啡馆自己做的呢,原来都是外买的。当时,我猛然意识到:这可能会是一个事儿!“

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是,摩根还不想直接上大学——澳洲的孩子,在考上大学后,可以选择不去念,在社会上混一段时间再去;大学也给他们保留学籍。

“我可等了好长的时间,才如愿以偿,全职干自己喜欢的事儿。先享受着创业!生活会更轻松一些啊“。

下一步,他准备将Bistro Morgan扩张到全澳洲,与此同时,海外也有加盟商向他频送秋波。

门庭若市的Bistro Morgan

皇家理工中国总裁项目研究他的案例发现:面对诱惑,这位小家伙却有自己的主意。

他说:我可不想一下子弄出太多的店,把我自己给“摊薄了”。更不想将店开得满街都是,这个拐角一个,那个拐弯一个的。我的梦想,是在每一个主要城市,只有一家店;从而有一个中央厨房(major kitchen),专注批发生意,从而有稳定的现金流。

他认为:“专注批发(而非零售店),无论市场如何起伏,你总会每天都有人下单;零售店就不一样了:你可能开了一家店,却一个甜麦圈也卖不出去。“

作为一个精于玩社交媒体的孩子,摩根意识到,Instagram上的那些吃货们,是薄情   的(fickle),很容易变心。但却坚信:他的粉丝们,会一直喜爱“好的甜麦圈”。只要保持创新!

其实,也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留住那些被信息爆炸弄花眼的千嬉一代。

他说:社交媒体,不仅是“赶潮流”的工具,更是创造潮流的工具!从社交媒体,我们可以探知顾客们想要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我的店,因此会每两三个月,更换一次口味!

与此同时,他还多了一个“口味顾问”,就是儿时的英雄——电视里那个名厨乔治卡隆。乔治在澳洲,几乎家喻户晓。我们华人不知道他没关系,但可以知道他名下的两个名馆,GAZI Restaurant,The Press Club,可以找时间去品尝一下。

“这感觉太棒了”,孩子说,“我能有机会与第乔治这样的人合作。从小他就给了我很多灵感。很多灵感来自于别人弃之不用的原料。每当(看到某种东西被认为没价值而丢掉),我都会想:我来试试,我想试试这个!”

在别人放弃的地方,敢于尝试!

本文二维码:
 
 
确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