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澳洲旅游
 酒店预订
 特价门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论坛
 澳洲同城

靠谱吗?赚钱吗?澳洲代购的故事

投票,你的看法:
共 98 人参与
  21.43% (21)
  27.55% (27)
  51.02% (50)
 

靠谱吗?赚钱吗?澳洲代购的故事

(文/常秀峰)


每个身在澳洲生活的华人身边都不免有几个“做代购的”作为今天日益火爆的“微型电商”——微商,他们的商品遍布微信朋友圈和淘宝网店,广告做得总是又亲民又热闹,上到澳洲房产,下到尿片纸巾,只要是可以合法买卖的商品,就几乎全在他们的生意范围之内。

但在澳洲的代购和国内典型以卖“面膜”为主的传销式微商又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里的代购主力军是在澳的留学生,虽然各种新闻和事件此起彼伏,但澳洲的本土厂商们对代购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不解和排斥,逐渐变成了现在的合作与支持。本期专题,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代购的故事。

同为生活在澳洲的你,对代购的看法如何呢?或者你是否自己就曾经,或者到现在还一直是一名代购呢?

在全世界都依赖中国产品的时候,澳洲商品却成了中国的热门货。为了满足需求,成千上万在澳洲的中国留学生或刚毕业的中国年轻人,纷纷做起采购代理的买卖,有的甚至还发展成数亿元的生意。

为了更直接地探寻代购的奥秘,我们采访了悉尼的留学生代购小陈,她现在已经从学校毕业,也在本地的公司找到了全职的工作,但还坚持着代购的工作。

“代购就是替人买东西”

问:做代购这么长时间,你觉得代购是什么呢?

答:我觉得其实代购并不是像人们想的那样,在朋友圈上随便跟风乱说某些东西如何如何神奇,然后“忽悠”人买,我个人其实做的就是真真正正的“代购”,代替国内的亲戚朋友在澳洲购买商品。

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做这个,可能是也有偏见吧,觉得做代购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好多代购在超市里为了抢奶粉大打出手什么的。不过家里亲戚比较多,知道我在这边上学了,就会让我帮忙买些东西寄回去。一开始就是些母婴用品,保健品什么的,后来觉得有意思,就想试着卖点东西,没想到需求比想象的大好多。

新加坡《联合早报》早前报道了一位名叫张媛的澳洲代购。她和小陈一样,都是从帮亲戚买东西开始:一位姨妈想要婴儿配方奶粉;一个表妹在找UGG羊毛靴。从一名在澳洲上大学的留学生开始,每一块钱对她来说都很重要。

她帮人代买东西再邮寄回中国,并从中收取一点儿佣金。但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她会在课余时间去购买本周流行的各种东西,比如维生素、名牌首饰、日用百货等等。

张媛毕业后没找到能赚取理想工资的工作,于是就留在墨尔本,继续在繁荣的灰色市场上,从事向中国消费者出售澳洲商品的业务。现在,她的小公司已经发展到雇了两名专门的购物者、两名包装工和两名客服人员,在墨尔本和她位于中国东部的老家杭州都设有办事处,通过网络获得订单,主要客户群是健康意识强的富裕女性。她说,她每年挣的钱超过30万元。


澳洲超市婴儿配方奶粉空空如也的货架。

代购挣钱吗?

通过了解,我们发现代购其实和其他的生意一样,有人发财,有人平淡,小陈的代购生意就没有上面那位张媛做的那么大。

问:代购挣钱吗?

答:其实并不怎么挣钱。这个我觉得要看每个人做生意的方式不一样了,因为我一开始是为了家里人买东西,我是不收钱的。比如一罐奶粉20块,我就加上运费,让家里人打给我。

但是后来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朋友的关系也越来越远,有很多朋友的朋友介绍来的朋友,就慢慢的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一点合理的费用,也是自己劳动的报酬。

问:报酬有多少呢?方便讲吗?

答:我现在每个月最多可能就1000多澳元吧。上学的时候时间比较多,工作了就没那么多时间做了。不过做的比较熟悉了,也不用怎么费事,况且很多人向我买奶粉,我不给他们寄奶粉了,宝宝就没吃的了。

但是这种劳动报酬却是不收税的,ATO无法追踪这种报酬的轨迹。

因为像小陈这样的留学生代购,他们的进货渠道是市场的零售终端,也就是说商家在把货物卖给他们的时候,事实上是认为他们就是最终的消费者,而并没有计算他们还会再将商品加价出售。根据澳洲个人消费与服务税(GST)的设计原理,留学生代购在把商品出售给国内消费者的时候,并没有向消费者收税,所以即使代购们上缴了GST,但并没有上缴自己在出售商品时获得收入的个人所得税。

卖什么?怎么卖?

除了小陈这样的留学生代购,还有很多专职做代购的人,代购是他们的主要,甚至唯一经济来源,所以在他们身上,代购做的更像生意。而小陈则是把代购当成“业余活动”来做,顺便补贴家用。

问:那现在你主要卖什么?

答:母婴、保健品、食品、日用百货。我卖的东西都是很日常的。有些人也会专门代购奢侈品什么的,那样据说很挣钱,因为一个提包可能就能挣1000块,但是我自己不卖这些东西。

问:为什么呢?

答:一来是没人买,二来是国内海关有规定,奢侈品需要上税。据我所知以前代购奢侈品的一般都不申报真实价格,那样其实是不合法的,但是只要躲开关税,就可以实现很高的利润。

我做代购这几年来,感觉国内海关的规定越来越严格了。从一开始什么都可以寄,怎样寄都行,到现在把关十分严格,必须按寄送物品申报,按有关规定打包,一箱不可超过多少钱,都有很严格的规定。

代购在过去的几年中曾经遭遇过几次“快递危机”。每次国内海关收紧或者实行新的跨境包括管理新规的时候,网上就会盛传“代购包裹不能通过中国海关”一类的谣言,不过据小陈说,个人正常寄送快递基本不受影响,而像她一样的小规模代购,也没有受到多大冲击。

跨境快递和中国海关

说到快递,就不能不提澳洲代购们在邮寄物品回国时使用的跨境空运快递了。

据小陈说,她听说最早的时候在澳洲做代购的人只能通过澳洲邮政或DH一类的国际邮政服务寄送物品,时间长、成本高。但从澳洲到中国的跨境快递出现之后,事情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往留学生代购最多只是在回国的时候把行李箱塞满,但有了快递,从悉尼或墨尔本寄东西回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其实就像国内使用快递一样便捷。

最近的几年来,由于代购的蓬勃发展,中国海关收到的个人邮寄物品数量猛增,也倒逼国内监管部门不断推出新的政策以适应新的市场情况。总部位于墨尔本的某快递公司自称“澳洲直达中国的列车”,其运营经理介绍,该公司每月向中国发送约400吨商品。

在澳洲的各大消费品厂商眼中,中国的市场让他们又爱又怕。十几亿人巨大的市场潜力让很多澳洲企业尝到了自己在本土不敢想象的甜头,但文化、语言、政治等方面的差异也让他们不能放开手脚地大干一场。

一个政策 冲击千万厂家

根据中国政府拟议的新规,从明年1月1日起,所有进口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制造商,都需要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进行注册,在最初的五年内,每个海外婴儿配方奶粉制造商只能注册三个品牌。这就让很多澳洲和其他国家的婴儿配方奶粉商感到非常大的压力。

著名的澳洲有机品牌贝拉米就因为自己没有生产线,而不能直接向中国申请进口准入。该公司表示,2016-17财年上半年其在中国的销售额约为1,600万元,占其销售总额的14%。但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只要他们可以抓住代购这根“救命稻草”,其库存与销售就不会面临灭顶之灾。

不同的人 不同的方法

小陈说,不同的人在做代购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方法,不一样的习惯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后果。代购不只是人们看到的那样,在家轻松发发朋友圈就可以挣大钱,有时自己为了给朋友买奶粉,跑很多家超市,背着一罐罐的货物来回跑也是非常辛苦的。

而且,这个过程中,由于需要熟悉中澳两国的各种相关规定,也有非常多的知识需要了解,与做其他的工作相同,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少回报。

问:做代购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麻烦吗?

答:其实在澳洲是没有麻烦的。我卖东西的规模都不大,不会把超市“ 一扫而空” ,而且在采购紧俏的商品的时候也会严格按照有些超市的规定。比如说超市说每人每天最多只能买3罐婴儿配方奶粉,那我就不会再多买,可能会多问几家店,或者到网上去订货,但是像新闻里说的那种因为抢奶粉大打出手的事情真的是很少很少的,行为不端的人哪里都有,只不过这种人有那么一两个就让人们觉得中国人好像都是为了挣钱不要命也没尊严的。

除了有时会找不到货以外,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其实是中国海关。个人邮寄包裹也需要有一个叫做“清关”的过程,就是在海关的监管仓库里存放一段时间,海关会对你的包裹进行相关的检查。有时会遇到开箱检查的情况,这种时候,这个包裹就可能在海关待上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国内的客人不理解,就会一直催,如果是奶粉,宝宝就等不及那么长时间,我可能需要临时再多寄一份,有时后寄的东西都到了,先前被海关查验的还没放行。

问:会被海关扣下吗?

答:只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就不会。我没有被扣留没收的情况,在任何一家能够寄国内快递的代购店,老板都会很详细地跟你解释每个箱子能寄什么不能寄什么。

但是还会有人不守规矩,我听说过有人一次寄20 支“水光针”就被海关没收了,海关会给你打电话,让你额外按规定缴税,如果不交,那就只好被没收了。

问:水光针是什么?

答:一种护肤品。在国内传的挺神的,但我自己没用过,不知道效果怎样。有人说,其实也是中国客户炒出来的牌子。价格不算太贵。

问:你卖吗?

答:我不会宣传,但也会卖。如果有人点名让我去买,我也不好拒绝,何况这种东西也是经过澳洲政府和相关机构认证的,不会出问题,可能只不过就是价格虚高而已。

代购有“山寨”吗?

小陈说,在她从事代购的这些年里,时不时就会有人向她询问一些据说是澳洲生产的东西,但有很多都是十足十的山寨货。像她这种坚持在超市采购货源的留学生代购其实在整个代购大军中只占一小部分,国内有太多所谓的“代购”连自己卖的东西是什么都不清楚,他们的货源通常也都是国内的上家卖给他们的“国外产品”,面膜、化妆品等超高附加值的商品居多。

因为有语言和生活习惯两大屏障的存在,真正生活在国外进行“正规”代购工作的,有时反而会被误解。小陈说她认识自己家乡一个专门做澳洲生鲜进口生意的公司,从澳洲空运生鲜回国内的仓库集中发货,但零售渠道却通过国内外代购完成。有些客户在通过她购买了这个公司的澳洲龙虾之后,发现发货地址是国内的某地,打电话来澳洲投诉她,说她“骗人骗得太拙劣”,她也很无奈。

而前几年卖的很火的澳洲UGG雪地靴,其实大部分都是澳洲材料送到中国进行加工,再运回澳洲进行销售的。不过这两年从澳洲寄鞋子的快递回国关税很高,所以很多国内代工厂商就把一部分本应运回澳洲再由代购寄回国内的鞋子留在国内销售,但销量也不是很好。小陈说,她向客人解释过,同样一双鞋子,从国内运到澳洲,再从澳洲买了邮寄,要交两倍运费和关税,不划算,但很多人还是宁可花高价买澳洲“本地生产”的鞋子。


Kingsford主街上的代购店,曾经一家挨着一家。


离不开的灰色地带

在3月举办的《澳洲财经评论》高峰商业论坛上,来自澳洲寰唐国际(Access CN)的Livia Wong给人们展示了一组惊人的数字,她将代购使用旅行箱和国际私人快递邮寄进行小规模零售的商业模式称为“灰色渠道”。她说:“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灰色渠道到底有多大。在澳洲,我们现在一共有1200家代购店,每天这些代购店平均向中国发送100到500个包裹,而这只是澳洲的情况。2016年一年中,中国通过这种形式完成的交易总额相当于1000亿澳元。”

去年,他们在悉尼举办的代购大会上,有超过8000人参加。Livia Wong说,如果可以帮助他们在澳洲正常纳税,优化模式,提高档次,改善物流等等,在任何一方面给这个行业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都将是巨大的商机。

澳洲本地人和本地企业对中国代购的态度在这些年其实也有一个显著的转变过程。Blackmores和Swisse等保健品厂商的销售表现,都会跟着中国海关的规定收紧或放松而有相应的表现。

其实到现在,也不会有人喜欢把超市货架搬空的代购,但商家们却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他们开始努力发展中国代购的潜力,而且,还就此衍生出了一个行当:代购店。


Kingsford的代购店


Kingsford是悉尼东区的一个重要城区,以拥有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而闻名。这里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催生了一条街上极为旺盛的代购产业。笔者在读书时,经常路过Kingsford主街ANCAZ Parade的几家代购店,对他们的生意火爆程度记忆犹新。

问:你自己有想过开代购店吗?

答:没有。成本太高了。

问:你知道Kingsford吗?

答:知道。我以前也是UNSW的学生,最一开始这条街上只有两家代购店,从奶粉啊、绵羊油啊这种最基本的东西开始卖,不过到后面生意越来越好了,有几家店还在别处开了分店。

因为这里学生多,靠代购挣学费生活费的人不少,比老牌的华人区的生意甚至还要热闹。不过后来有一次我路过那边,看到一条街上开了六七家代购店,一家挨着一家,再后来去的时候,很多家都关门了。

问:你觉得代购是一件有利的事吗?或者说,是一件好事吗?

答:对我自己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的,虽然我的这部分个人所得没有上税,但这其实是澳洲政府默许的事情。像保健品、乳制品、羊毛制品这些东西,澳洲本地的市场是不够大的,而光靠澳洲从正常渠道向国外销售也是不够的。中国留学生和代购大军通过快递给他们打开了一个非常大的世界。

但是这个市场也很不成熟,充斥着各种假货、山寨货。在国内来说是个监管的盲点,在澳洲来说也是,全凭自觉的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大家都自觉,为了牟利就会有人卖假货。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国内确实有这个需求。一方面是有些东西国内的确实质量有差距,或者国内干脆没有,但也不排除有的人确实认为,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国外的就好。最近不是有个大学生在美国发表演说说“ 美国的空气都是甜的” 吗?原因抛开不谈,这种盲目崇洋媚外的人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个卖东西的人,我不评价顾客的价值观,但我也有我的底线,不卖假货,不骗人,不为了挣钱造谣传谣。

结语

作为留学生代购,小陈只是每年来到澳洲求学的几万中国学生之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典型,在工作之后,她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却还依然继续着上学时的习惯。

有人不喜欢代购,说他们卖一些崇洋媚外的假货,有人离不开他们,因为没有这些人,自己家的宝宝可能就面临“断粮”的风险。但市场已经形成,供求关系客观存在,澳洲很多消费品的零售业也已经离不开他们,没有了代购,他们的生意可能就举步维艰。

就像小陈说的那样,通过代购买卖东西的人都是凭着对彼此的信赖,而做代购的人呢,都会尽力做好质量把关。(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中所有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文二维码:
 
 
确认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