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闻
 澳洲旅游
 酒店预订
 特价门票
 澳洲生活
 澳洲移民
 澳洲论坛
 澳洲同城

祖国强大了 为什么中国父母却拼了命也要把孩子送出国?

 
[留学教育]     2018-05-15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新州高考ATAR考试中获得99.85高分(接近满分)的华裔学霸DanielHu。这个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华人移民家庭,父母早年移居澳洲时因为语言不通等原因只能屈就清洁工的辛苦工作,但Daniel的父亲却始终坚持每天三小时查阅字典帮助儿子完成功课,最终帮助一开始在学校表现平平的儿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新州高考ATAR考试中获得99.85高分(接近满分)的华裔学霸Daniel Hu。

祖国强大了 为什么中国父母却拼了命也要把孩子送出国?

这个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华人移民家庭,父母早年移居澳洲时因为语言不通等原因只能屈就清洁工的辛苦工作,但Daniel的父亲却始终坚持每天三小时查阅字典帮助儿子完成功课,最终帮助一开始在学校表现平平的儿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Daniel的故事,在华人圈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仅是因为Daniel的故事证明了,“寒门出贵子”这种事在澳洲真的可以发生,更让许多人开始思考:

从小就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出国,是不是也能得到像Daniel一样的成就?


1.“只要孩子能出国读书,就算他做清洁工也可以”

事实上,该不该送孩子出国,是一种在国内普遍见到的中产焦虑。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甚至在孩子刚刚上小学时就开始盘算,到底什么时候才应该把孩子送出国?如果送,什么时候送?送孩子出国,到底是为了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研究所所长阚凯力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阚教授3岁随父母留美,回国后赶上运动,改革开放后又成为第一批公费留美学生,在斯坦福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可以说,阚教授不仅是他这个领域的专家,对中外教育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阚教授对于“该不该送孩子出国”,讲述了一个自己身边友人的故事:

我有一个早年的“海归”朋友,在国内办了十几年的公司,而且很成功。但是,他终于还是带着全家离开了中国。

我问他为什么,他的答复是:为了孩子。他说,我们不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成名成家,即使做一个清洁工都可以。但是,要让他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快乐的人。

祖国强大了 为什么中国父母却拼了命也要把孩子送出国?

朋友的这一番话,让阚教授忍不住思考:为什么会有家长送孩子出国,却不需要孩子成就伟业,只希望孩子安心快乐?

难道中国的教育,真的不能给孩子快乐吗?中国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2. 天然的求知欲被毁掉了,教育的核心就坏掉了

阚教授说:在我上学时,尤其是小学和中学时,培养的是学生追求真理的好奇心。

但是随着教育越来越功利化,这种求知欲也就被毁坏了。

如今的中国教育是什么?上一个好的小学,是为了考上一个好的中学;上一个好中学,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上一个好大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包括挣钱多的工作和被称为“铁饭碗”的工作。

学习变成了一种追求功利的手段。课业负担也把学生搞得疲惫不堪,天然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乐趣从根本上被摧毁了,教育的核心就坏掉了。

祖国强大了 为什么中国父母却拼了命也要把孩子送出国?

这在外国又是另一种光景。

在国外,教师会很好的引导孩子们的求知欲,并且从不会因为孩子说“不懂”表现不耐烦,反而是耐心引导,最后让孩子们在求知的道路上满足,满足又转化为动力。

在西方教育中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越优秀的孩子,越喜欢花更多时间学习。上课学的不够,下课还会去针对优生的补习班,或者是去图书馆自己学习。

再比如说,中国的思想政治课一般会教孩子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但却不会教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唯心主义是不对的?要通过读书、辩论和独立思考,自己最后想透了才能得出结论。我觉得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经历。

阚教授发现:这种求知欲,不仅在中国学生身上越来越少,甚至一些孩子连真话都不敢说了。这样的心态之下,中国孩子想要有个正常心态都难。怎么办?只能出国了。


3.学校到底是为老师服务,还是为学生服务?

阚教授还发现,在中国,学校似乎是为老师服务,包括学生也是为老师服务的,这在大学中尤为明显。

中国很多研究生都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有些教授搞到了项目,然后把任务分配出去,让学生给自己做项目,自己则“坐享其成”;

有的教授自己开公司,学生打卡上班,但最终拿的工资还不如实习生,甚至有的教授自己没项目也没工资,就把学生“租借”出去,学生的待遇跟包身工差不多。

祖国强大了 为什么中国父母却拼了命也要把孩子送出国?

而到了博士阶段,甚至有一些导师堂而皇之的“卖学历”。一个例子就是,美国一年只有三万多博士,现在中国博士一年都可以达到五六万,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

全中国有多少“在职博士”?很多是国企老总、高管。他们很多都不会来上课,但又需要一个学历让自己能够加官进爵,这就更助长了学术不正之风。

而导师们也不傻,收了这些“博士”的钱,教授就让其他的学生替这些人上课、考试、写论文,或者干脆“外包”出去,这样可以把利益最大化。


4.在孩子中考后,把孩子送出国

最后,阚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把孩子送出国的最好时机,是等孩子初中毕业完成中考后送孩子出国读书。

因为这个时候,他/她对中国的文化和基础知识已经接触的差不多了,又不需要接受高考的折磨,浪费青春。

祖国强大了 为什么中国父母却拼了命也要把孩子送出国?

更重要的是,早一步把孩子送出国,更能方便孩子形成一个好的价值观,变成一个坦率直爽的人,而不是两面三刀、口是心非的人。

但唯一让人忧虑的是,似乎到了初中把孩子送出去还是太晚了。

曾经有这么一个朋友,孩子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回来说班主任要生日了,向父母开口要钱买礼物。

父母诧异:不就是班主任而已,生日做张贺卡就好,为什么还需要买礼物?

这个孩子只能告诉父母,因为班上其他的孩子都这么干。如果不给老师买礼物,那么老师就会看不起他,同学们也会嘲笑他吝啬。

这种功利心的学习,其实早就渗透到了中国教育的方方面面,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本应该有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快乐的童年却被打压了。

这或许正是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盘算:到底该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国的理由。

祖国强大了 为什么中国父母却拼了命也要把孩子送出国?


发表评论